找個非假日體驗蘇花改再去走走砂卡噹步道,記得要開啟行車定速,千萬別跟超速罰單過不去呦 ~
隨著蘇花改通車,前進花蓮的路程確實變得安全又輕鬆許多 ~
不過因為車速設定是50、60的限速,加上從東澳、谷風、觀音等3座長隧道裡,南、北向設有10組區間測速,
所以我們在一上路後,就先將行車定速系統開啟,以免一個不小心就會有超速的危機 ~
雖說車間限速是有點偏慢,但是從木柵出發約2.5小時就可抵達花蓮 ~
不用走什麼山路、遇上砂石車的機率也少很多,所以整個蘇花改行車體驗是還蠻不錯的 ~
到了花蓮後,選定了【砂卡噹步道】來去走走是我們這次的唯一行程 ~
因為在印象中,我們沒有來這邊走過ㄋㄟ~
抵達後才知道,原來管理單位為了舒緩砂卡礑停車場的停車空間不足,
所以在西拉岸隧道採單向通車,然後開放西拉岸隧道左側車道可停車 ~
原名為【神秘谷】的砂卡噹步道,緣自於在日據時期日人為了建造立霧電廠,
就從砂卡礑溪沿岸的岩壁開鑿出一條長約4.5公里、寬1公尺寬的步道 ~
而砂卡礑溪(太魯閣語:Yayung Skadang)則是立霧溪的下游支流,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於太魯閣附近匯入到立霧溪 ~
砂卡噹步道全線開放步行路段單程約4.1公里,走到終點三間屋後,是原路折返 ~
步道一開始的前半段會步行在開鑿的峭壁中,看似有點小刺激的路徑,其實非常平坦好走 ~
沿途除了鬼斧神工的各色岩石與峻秀的峽谷風景令人歎為觀止之外,
那閃耀著如蒂芬妮藍色光芒的溪水更是驚艷了我們的視線 ~
PS.砂卡礑步道的岩石以花崗片麻岩、矽質片岩及大理岩為主,皆屬於變質岩 ~
由於砂卡礑溪流路短,水流湍急,且水中含沙量少,
因此無論平常或颱風豪雨過後,溪水依舊仍能保持清澈湛藍 ~
而一旁那奇石嶙嶙、峭壁斷崖、蓊鬱森林所形成的峽谷風景線,更是壯麗優美 ~
砂卡噹步道的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目前部分地區還是有太魯閣族人在耕作 ~
就在輕鬆步行約1.5K後,就會來到五間屋 ~
五間屋,舊名為【斯維奇】(Swiji),太魯閣語【斯維奇】則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的意思 ~
據說以前這邊有太魯閣族的五戶貴族居住在這邊,才故名五間屋 ~
而今,是有著幾間竹屋,由當地原住民朋友販賣著手工藝品與簡單熟食的臨時展售區 ~
PS.我們不知道裡面還有小賣店所以沒帶錢在身上,然後什麼都沒辦法買,哈哈哈 ~
離開五間屋之後,接下來的路段就屬於自然森林的原野步道區 ~
也是開始可欣賞較多不同植物、昆蟲生態的路段 ~
沿途的路徑其實也都是有整理過的,都是很平緩好走 ~
最後呢,大約花了1.5小時我們就抵達了步道終點三間屋 ~
這裡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因過去曾有三間屋舍而稱三間屋 ~
太魯閣族人則稱這裡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 ~
抵達三間屋後就不能再前進囉,大家可以在此稍作休息再由原路折返 ~
也許是我們腳程較快,加上非假日沒有遊客,所以回程只花了1個小時就回到停車場了 ~
砂卡噹步道漫遊後,回程時我們也順便來去踩了踩因應蘇花改而生的新景點【台泥DAKA園區】~
台泥DAKA園區的入口處有設置著東亞最大、會隨著太陽角度開合轉動的太陽能發電藝術裝置【和平花】
,這也是蘇花改通車後的熱門打卡點 ~
然後DAKA園區內還有著另兩個亮點,就是有全台灣唯一在水泥廠內設店的星巴克與複合式7-11門市 ~
傍著花蓮山巒綠意而生的星巴克,那屋脊式的玻璃屋確實有其吸睛之美 ~
不過,星巴克裡面的人實在太多,所以我們選擇轉戰小七,買買咖啡、點心就準備回程 ~
而這間小七除了在面對園區的中心位置都是用大片的玻璃來展透視野,
讓旅人能舒適的沉澱享受愜意之外 ~
內部還結合了圖書、美妝、咖啡館等等華麗又多彩的複合式樣貌 ~
有了蘇花改後,要一日快閃花蓮確實變得容易多了,但是,開車的人還是會略嫌辛苦了些 ~
所以啊,咱們下一回還是住上一晚後隔天再回台北吧,呵呵 ~